top of page

大龜文王國歷史

一、Cimo(箕模族)的起源

        墾丁史前文化(鵝鑾鼻第二史前文化相)相「距今四千年或四千五百年,從碳十四測得的年代為3120±60B.P。以紅色繩紋陶的發現最重要,為群體集中在海岸低地之適應型態,為台灣最早稻米栽培的考古史料,見有牛的飼養,有拔牙嚼檳榔的習俗與紡織與編織工藝之發展,從體質特徵可顯示有阿美族的若干體質關係。」[i]但李光周也說:「阿美文化相其存在的年代,或可早至距今1500年前後,然現在分佈於牡丹鄉旭海、滿州鄉響林、九棚、永靖等一帶。」[ii]而其早期發展主要遷移來自蘭嶼、綠島的傳說,史前遺址分佈在恆春地區「港口路與墾丁公園內的溪內等之地,」[iii]

        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測得的碳十四年代為距2730±120B.P。「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與鵝鑾鼻第二史前文化相之間的文化淵源關係並不直接銜接,」[iv]由此可知,彼此不是同一族群的民族。如果墾丁史前文化相(鵝鑾鼻第二史前文化相)是阿美族,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的族群排灣族可能開始進入恆春地區,因為從耆老羅義雄稱:「排灣族後於阿美族來到恆春地區」。但從李光周考古資料顯示,「排灣族約於詹1500年前後,或稍晚移入恆春地區南仁山史前遺址,」[v]之後,才由此地往大武山做民族的遷移與發展,形成今日之排族族分佈地區。而後在地排灣族人是於1200年後在屏東平原沿山的排灣族與西拉雅族融合合成馬卡道族新族群,其後代南下遷往加祿堂、內獅頭、枋山、楓港到恆春地區形成瑯嶠人與台東地區的馬卡道人。約在200年間有會講排灣語的知本人利用國家體制的力量來到Paliljaliljau(恆春)地區與在地平埔族馬卡道人融合居住,此乃是恆春地區Seqalu(斯卡羅)人的源由。他們是晚近在國家體制後才遷入分佈恆春鎮仁壽里、龍水里、滿州鄉永靖、里德等村,[vi]他們的祖先原在台東縣知本里講排灣語,後來先遷到恆春地區的貓仔社,其祖先在此生下三男一女,後長男到豬勞束(滿州)社、次子到射麻里拉里德)社、三子到龍鑾社及長女在貓仔社與原在地已經平埔化的頭目家之子女結婚,使其後代漸成以為自家是從Seqalu(知本)遷徙而來,殊不知,現在恆春地區不同的族群都流有在地排灣族的傳統血緣關係,只是在世代交替,它被涵化而淡忘了。

        到鵝鑾鼻第四史前文化相」雖仍有海岸低地之適應型態,但對於海域的依賴顯著降低,生產工具以農耕活動的器具增加,居住海拔稍高,距離海岸稍遠。」[vii]所以,從民族學與考古學的資料來看,墾丁公園內的範圍,昔古是有排灣族與阿美族居住的文化,不能否決二者之間的文化先後的若干傳承關係。筆者難於理解的是為何沒有留下卑南族、魯凱族等的史前文化相。然在林朝榮「台灣之中華民族移動路線推測圖」中,顯示卑南、魯凱等族的祖先曾約於2000-1500年間從恆春半島遷移到各地區。

        西拉亞族在恆春地區源於小琉球渡海而來,遷入的時間與鵝鑾鼻第四史前文化相相同,其存在的時間可早到1200年前後,早期居住之地以豬勞束史前遺址為西拉亞族之文化相代表。

        然在林朝榮〈概說台灣第四紀得地史力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中稱「台灣之中華民族移動路線推測圖」中顯示,如「阿美族的遷徙是全新世早期約6500年前從中國大陸於台南期海進5000-6500年間經過南洋群島及西南半島到恆春半島定居,由此約於台南期海退4000年間,有部眾到台東縱谷平原及台東海岸山脈,另有部眾分別移到蘭嶼、綠島。其後,居住於蘭嶼者,在北濱期海退約於1200年間移往台東縱谷平原及台東海岸山脈,而居綠島者往都蘭山居住。相同地如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如阿美族一樣,從中國大陸經過南洋群島及西南半島到恆春半島定居,其中魯凱族在國幸期海退約於2000-1500年間西部山地(阿里山脈及中央山地西坡)至今;排灣族則約於2000-1500年間到恆春半島至今;卑南族亦同於約2000-1500年間從恆春半島遷到到台東縱谷平原及台東海岸山脈,約於300年間再到東部山地(中央山地東坡)。」[viii]然在300年間有卑南族部眾移往恆春地區,這些人就是文獻所說的Seqalu人。但從以上所論,竟未提到西拉亞族,羅義雄說:「恆春地區原古時代有阿美族、排灣族、卑南族、魯凱族、西拉亞族及小矮人等六族群共同融合居住在恆春辦島。」然而根據文獻記載,漢人最早到瑯嶠地區是在「南宋末年帝昺(1278)年,崖山之役失敗後逃遁而來者,但是有規模的拓殖,則遲至明鄭永曆十五(1661)年頒喻文武官員、士兵、百姓之開墾章程以後才看到。」[ix]明末時代漢人移入,帶進文字,結束5000年之久的史前文化,排灣族地區即後進入漢人的「歷史時期」。所以,恆春地區的地域名的沿革,在排灣族全盛時期稱之Pakalatimotimo地區,到平埔族馬卡道人遷入時稱Paliljaliljau地區,到漢人遷入時稱瑯嶠地區,當台東縣境的Paqaluqalu人遷入時稱Seqalu地區。因此有關Seqalu人在恆春的歷史不過四百年前而已,不可被文獻資料誤導,恆春地區原始居住的是Seqalu人,尤其談到頭目家族時,Seqalu人在恆春地區沒有大頭目,他們後來的頭目權源如潘文杰等都是來自昇級婚而來,他本人是平埔足族,當時只是Lovaniyau家在龍鑾社大頭目的女婿,在那個時代因溝通能力強,對外代表Lovaniyau家大頭目發言,久後誤以為他是頭目,但他的地位沒有到那般程高。

        恆春地區龍鑾社Lovaniyau家「在1835年前的戶數有三十戶,構成150餘個部落,該社鼎盛時期是在1821年間(道光元年),他們的地權範圍是北從恆春附近南到大板轆(鹿)庄(即今之台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附近為界,併有其間一帶的山地及平原。而後才有與平埔族交換土地,或漸漸遭到漢人的侵略,終於留下餘韻而已。[x]」

        Lovaniyau家族在龍鑾社的口傳,「往昔在龍泉水附近住著十數名小矮人,有一天牡丹灣的東方山上起煙,前往一看,忽然從煙中出現男女二人,小矮人以為他們是神人,乃迎接成為頭目」,[xi]這是Lovaniyau家族成為頭目的起源。其後,「二人結婚生下二男二女,因此將土地分給此四人,各成為頭目,此即為恆春地區四大頭目家的祖先云云(安原氏在龍鑾社所做的調查)。」[xii]而對四大頭目家關係的記載如龍鑾社民說:與Garuligul家的祖先是兄弟,Garuligul家所傳亦同。後來,Garuligul家從龍鑾社分離至豬勞束社(滿州村),其後代其中之兄弟之一,由此分離到貓仔社建立Tjalingilji家,所以文獻上亦稱Tjalingilji家與Garuligul家是兄弟。然而,與Lovaniyau家族同始祖的兩位女子,之前先分別到貓仔社與射麻里(永靖)社建立Garuligul家與Mavalyo家兩家。然以上之傳說是指恆春地區仍舊是排灣族社會之時代,所以以上四家頭目的關係不宜混淆。所以 Chialjaavus(舊來義)社的Cimo(箕模)族指出:「他們的祖先是來自Djadjuladan、Tangdi兩地方。」[xiii]

二、Tjuauvuuvulje(內文)社始祖Salaats─ Lovaniyau 是「從Chialjaavus出發經過Kaviyangan之地的Pinarutavatavangan的地方(在Kaviyangan之地的東方小山),在此居三年。而Saljisu-Luwatjuac在剛移居時,先到Punati之地三個月,又回到Pinarutavatavangan共居。之後,他門同往Kuljaljau之地,在此居住一年後。又同往Tjuvetsekadan之地遷徙,在此Salaats─ Lovaniyau只是經過直到Rarekerek之地定居,並沒有定居,而Saljisu-Luwatjuac在此建屋成為稱Puqala家,此家在日據時代猶存。經過一年後,Saljisu離開Tjuvetsekadan之地到Rarekerek之地時,Salaats已到南方去了。Saljisu在Rarekerek之地居住五年,他與頭上有角的女子Valjac結婚,建立Jajasupu家,至今乃存於Rarekerek之地。後來,Salaats在Rarekerek之地沒住上幾個月就朝南方前進,越過Saqaljalumljum山,移到Qinaljan之地後方之山的Siniljizau之地,在此居住數年,離至下方的Chianaumaq之地後,不久往上方建立Tjuavvuuvulje之地。Saljisu到Tjuavvuuvulje之地不見Salaats,就沿刺桐腳溪南下至海邊,經過刺桐腳、楓港、南勢坑及加祿堂一帶的平地,當他回到Tjuavvuuvulje之地,Salaats已將把房子蓋好。」[xiv]所以,Saljisu到Tjuavvuuvulje之地的家名是Jajasupu家,不是Tjuleng家。

三、由來自「Chialjaavus(舊來義)社的一群人,遷到「新置的北方」居住後,[xv]轉到「Chipotsu(平埔厝)」居住,[xvi]其中大部分的人遷往豬勞束(里德)那邊去了。內獅頭的始祖也是屬於這一群人。」[xvii]由此可知潘文杰是箕模人,是Lovaniyau家族的後裔子孫。」[xviii]

四、來自Kaviyangan社的Salaats、Aljiso、Luljai、Chaqaro、Paljaljim等人一同南下,Luljai則遷往Iqolowan(恆春方面)居住,但水土不服,遷往Owadijitsu(外獅頭)社居住。Atsedas(內獅頭)社Qaveleng頭目家的始祖Paljaljim,曾經住在舊址「 Qaro」之地,[xix]但是土地不適於耕作,遷回Atsedas(內獅頭)社居住。[xx]其餘三兄弟定居於Tjuauvuuvulje(舊內文)社。

 

二、大龜文王國的族群分佈

(一)關於Cimo(箕模)族的分佈Chialjaavus(舊來義)的族老說:「大部分住在Chialjaavs社和Vengalid社。」[xxi]另有Chialjaavus(舊來義)社的口述者Ravrav-Gumuji和Qarutsangel-Lovanyau兩人說:「餉潭熟番的祖先是最早期年代從Djadjurutan遷過去的,Sadiljapan家哥哥的系統(註:即是Lovaniyau家系。),也就是Cimo(箕模)族。鄰近的Coajavo(糞箕湖)、Vanan(萬龍)兩庄的人,也是從餉潭分出的,所以其住民也是Cimo(箕模)族。」[xxii]Chialjaavus(舊來義)社的族老又說:「南排灣內文社Lovaniyau大頭目世家的祖先,既然是從Chialjaavus社的Lovaniyau頭目家分出的,他們的大頭目候裔,當然也是Cimo族。」[xxiii]以上所論,連居住在Kuvaleng(姑仔倫)之地的族老也持相同的說法。[xxiv]

 

三、大龜文王國的疆域

(一)1200年間排灣族的種族箕模人遷入恆春地區居住的領域,「實際上是恆春上番(Tjuauvuuvulje)、恆春下番社(Pariljariljau)及Paqaluqalu所形成的。」[xxv]

(二)300-400年前,「排灣族箕模人居住的領域在恆春地區龍鑾社Lovaniyau家「在1835年前的戶數有三十戶,構成150餘個部落,該社鼎盛時期是在1821年間(道光元年),他們的地權範圍是北從恆春附近南到大板轆(鹿)庄(即今之台東縣達仁鄉台坂村)附近為界,併有其間一帶的山地及平原。」[xxvi]

 

四、大龜文王國的組織

    總頭目下設立各部落之頭目,現有頭目含總頭目計39位。國王的地位由各級頭目共同推舉擔任,任期亦同,由各級頭目視其領導家族之能力定訂之。國王下分設王府與總理院,由總理院分治政治、教育、文化、外交、土地、農業等事務。

 

 

 

[i] 李光周,《墾丁國家公園史前文化》,(台北市:文建會,1999), 頁:32-36。

 

[ii]同上註,頁:53-54。

 

[iii]同上註,頁:59。

 

[iv] 同上註,頁:40。

 

[v]同上註,頁:59。

 

[vi]李光周,《墾丁國家公園史前文化》,, 頁:58 。

 

[vii]同上註,頁:42。

 

[viii]林朝榮〈概說台灣第四紀得地史力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第二十八期,1966》,頁:39。

 

[ix]同上註,頁:62。

 

[x] 台灣慣習研究原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台灣慣習記事原住民篇》,(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05),頁102。

 

[xi]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習調查會原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3),頁:99。

 

[xii] 同上註頁。

 

[xiii]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市: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2011),頁345。

 

[xiv]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習調查會原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3),頁:81-82。

 

[xv] 新置的北方係指今之屏東縣萬巒鄉新厝(加皰塱)一帶。

 

[xvi] 平埔厝係指位於加祿堂的南邊,今名稱嘉和,屬枋山鄉。

 

[xvii] 同上註,同頁。

 

[xviii]同上註,同頁。

 

[xix] 「 Qaro」之地是指恆春射麻里社。

 

[xx]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頁358。

 

[xxi]同上註,頁347。

 

[xxii]同上註,頁同。

 

[xxiii]同上註,頁:347-348。

 

[xxiv]同上註,頁:348。

 

[xxv]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註,《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市:遠流,1996),頁277。

 

[xxvi]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習調查會原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冊,排灣族》,頁:99。

bottom of page